推薦產品
產品/專題
山美圓錐破和歐美某品牌圓錐破并駕齊驅,在韓國混凝土企業的骨料生產線共同擔任二破重任。【詳細】
推薦方案
物料
時產
細細的砂子,眼下竟讓基建行業從上到下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奈。砌墻、鋪地面、攪拌混凝土,修路蓋樓建橋,都離不開砂子。從去年起,砂子開始漲價,今年漲得更快,眼下更是一天一個價,甚至有價無市。今年以來,不少基建項目原本就資金緊張,如此一來更是“雪上加霜”。
砂石漲價,引得下游行業抱怨,這尚可理解,但是砂石行業也說自己很無奈!這是為何?
施工:一棟樓多花200萬元
8月,熾熱的陽光烘烤大地。孫龍,還遭遇到另一種烘烤。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區聯投驛園二期工地上,項目經理孫龍又接到了商混站發來的調價函。孫龍算了一下,加上這次漲價,項目上用的C30商品混凝土,已從去年年中的每立方米309元漲到了現在的每立方米400元。“這個小區建筑面積近12萬平方米,合同造價約1.4億元,需要用8萬立方米混凝土。”孫龍估算了一下,經過幾次漲價,整個項目僅混凝土一項,就得多支出500多萬元,“現在看來,能保本就不錯了。”
湖北省武漢市融科天城5期商業辦公工程項目副經理張武也在發愁——因為混凝土不停漲價,項目成本持續加大。今年4月至6月,每立方米混凝土又上漲15元,3個月使用混凝土1.3萬立方米,成本增加近20萬元。“這棟35層寫字樓,主體造價約1.7億元,總共要用5萬至6萬立方米混凝土。現在工程項目利潤率一般就2%。”張武說,由于混凝土漲價,建成這項工程估計得多支出200多萬元,利潤會減少一多半。
據湖北省建設工程標準定額管理總站收集的數據顯示,武漢市最常用的C30商品混凝土,2017年平均價為每立方米392.23元,2018年上半年平均價為每立方米423.67元,上漲了31.44元,漲幅為8.02%。在宜昌市,今年上半年C30商品混凝土從每立方米480元漲至510元,漲幅6.25%。
混凝土生產商也受影響
購買混凝土的施工單位發愁,生產混凝土的企業也在發愁。“混凝土價格是漲了,但遠沒有砂子價格漲得快。”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砂石采購主管聶芬抱怨。砂子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料之一,去年,她所在的公司采購砂價每噸80元,今年來一路上漲,現在每噸150元還不一定能買到。“砂子供不應求,價格猛漲。”聶芬說,以往公司主要從洞庭湖、鄱陽湖等地購砂,現在這些地方已無砂可買。為維持生產需要,公司只得去河南找砂或使用江砂混合機制砂。
湖北省建筑材料聯合會網站公布的報告顯示,2017年,全省商品混凝土累計產量6696.1萬立方米,以每立方米商品混凝土重2.4噸計,約合1.6億多噸。按1噸C30商品混凝土需用砂近300公斤推算,僅商品混凝土行業,一年至少用砂4800多萬噸。
砂石經營者并未獲益
砂價漲了,令人意外的是,砂石經營者似乎也高興不起來。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青菱街火箭村的江堤外,有砂石碼頭。可現在,連成一片的碼頭上靜悄悄的,無船卸砂。“碼頭才經營了7個月不到,今年4月底停了。”長青建材碼頭負責人魏德勝說。如今采砂大幅減少,碼頭就算不停,也幾乎沒生意可做。“建碼頭投入了幾百萬元,巨額虧損該怎么辦呢?”
距此不遠的武漢市江夏金口,老板們也是憂心忡忡。2016年,40多名砂老板在金港新區嚴家村江堤邊一處650米的岸線上,將多個碼頭合為一處,成立了江夏區臨時砂石集散中心,并投資近3000萬元,添置環保設備,進行綠化改造,讓砂石轉運全程不落地。“這個月已經過了24天,只來了2船砂,一共才2000多噸。”集散中心股東楊軍說。前年,金口的碼頭一天卸下的砂子能有兩三萬噸,每噸才20多元。“今年初每噸120多元,現在漲到每噸160多元,而且還在一天一漲。”“砂子不僅貴,還越來越少,價格眼看還要漲。”楊軍說,以前熟人來拉砂還可以賒賬,現在不行了。在集散中心等待拉砂的貨車司機說,車隊老板只要得知哪里有砂,就會立刻通知他們,司機必須隨叫隨到,去晚了說不定砂就被人搶走了。
材料價格大漲導致履約困難
業內人士說,在建設工程中,如果材料價格上漲10%,將推動建設方工程總造價上漲6%-7%。在施工合同約定下,材料價格難以調整,可能會使履約困難,發包、承包雙方就材料價格調整問題產生爭議,給項目管理帶來困擾,影響工程質量和進度。
隨著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,各地陸續關閉傳統的砂石企業,砂石小幅漲價—大幅漲價—缺貨—搶貨—無貨可搶。今年,出現了全國性的“砂石荒”。砂石大幅漲價,導致很多大型基礎設施工程延期,工程承建單位巨額虧損,出現停工、扯皮、工程無法實施、合同無法履行等等。砂石行業要想良性、可持續發展,價格就必須維持在穩定、合理區間!
來源:中國砂石協會網